DVBCN注意到,7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了來自于中國廣電的一則消息——楊小偉出席中國廣電全國政企業務工作會議。
消息稱,6月30日至7月1日,中國廣電召開全國政企業務工作會議,傳達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調研中國廣電重要講話精神,客觀分析廣電政企業務現狀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就推動政企業務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研討,并進行全面部署。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小偉出席并講話。
楊小偉要求,全行業要認真學習曹淑敏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堅守職能定位,發揮獨特優勢,強化總省協同、區域協同和省際協同,加快形成“總部搭臺、省網唱戲”“總部做樣板、省網拓市場”的政企業務發展局面,推動廣電網絡政企業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楊副部長還提出了三點要求:
1)站位大局,認識發展政企業務的重要意義;
2)立足優勢,進一步增強發展政企業務的信心和決心;
3)突出重點,務求政企業務發展實效。
先前在6月中旬已了解到中國廣電方面將在月底組織政企業務方面的重點會議,此次終于有了官方通報。
本次楊副部長發言中明確了“總部搭臺、省網唱戲”“總部做樣板、省網拓市場”,也就是確定了全國廣電網絡要以中國廣電作為總部領導地地位。加之從原先的集客業務到政企業務叫法上的全面演變,也算是新業務(電信業務)全面對標三家運營商企業的一種表現吧。
傳統電信運營商政企強在哪兒?
行業里也已基本了解,2022年中國廣電集團公司已經與中國移動總公司先前已經簽訂了《政企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各地省網也借著中廣電移動公司陸續同本省移動分公司進行了政企業務的合作協議簽訂,逐步交換起各自的資源以繼續深化“廣移”兩家的合作(關于廣電政企業務,可參看:觀點‖枯樹逢春時如何?聊聊廣電政企業務的“那些事兒” ;【觀點】關于廣電政企業務的十方面討論)。
就三大運營商而言,其政企業務市場近些年從異軍突起到緊抓紅利期,越發成為業績表現的增長極,可能在年報數據中三家對政企業務的表述上有些差異,中國移動稱是政企業務,中國電信稱為是產業數字化業務,中國聯通則叫做產業互聯網業務。
以中國移動為例,2022年的政企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1,682億元,同比增長22.6%,政企客戶數達到2320萬家,凈增437萬家。移動云收入達到人民幣503億元,同比增長108.1%;累計簽約5G行業商用案例超1.8萬個,全年帶動DICT項目簽約金額達到人民幣365億元,5G專網收入達到人民幣25.5億元;2022年其數字政府項目累計簽約金額達到人民幣200億元。
整體梳理三家企業的2022年財報數據的話,三家運營商重點依靠云及產業數字化作為政企業務的最大收入極也是最大投資方向。
政企業務主要還是聚焦于TOB、TOG領域,三家企業除了依靠信息化繼續耕耘運營商固有的政企市場外,近些年因產業數字化也確實出圈招攬了更多的項目。
廣電系如何取長補短?
回到廣電政企方面,各地一直都是有集客業務方面的統計數據,但更多的似乎還是集中在了專線、視訊等方面,有些公司可能會拿到市政方面的“雪亮工程”等大單項目,但還是較難突破圈層、邊界,業務類型還是較為集中。
尤為注意的是,以往廣電系在政企或集客方面有特別明顯的短板——缺“核心”,包括缺新技術型人才的、缺自主的軟件系統、也缺過硬的政企產品。
以中國電信公開的政企門戶信息可以對比出一些差距,電信的政企產品有云/大數據、安全業務、雙線業務、5G/物聯網、語音業務等等,涉及的生態合作包括了交通物流、文宣、衛健、教育、政務、住建、公安、工業、應急、農業、金融、互聯網等等。
隨著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廣電5G一體化發展的持續推進,中國廣電頂層規劃層面上已經建立了更為立體的多方面戰略規劃和任務布局,特別是廣電5G業務網、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業務網、廣播電視業務網為代表的全國性業務網逐步完善,以及廣電的“云網端”也在緊密布局開展,將為廣電政企業務的全局謀劃提供更有利的基礎條件。
拿一個近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工作為例,中國廣電固定語音業務網已經正式發布,幾個試點正在按期部署中,這不僅是廣電系補齊運營商業務資質的一次行動,也將更為廣泛地擴充“朋友圈”,進一步滿足市場需求,尤其是政企業務市場需求,增強融合業務競爭力。此外,中國廣電還將以移動政務專網為支點,聚焦重點領域,提供定制化、差異化的專項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大力開拓政企業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