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的《江西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方案》已對外公示。
發展目標方面,到2025年,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健全,政府履職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取得重大進展,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安全保障、制度規則、數據資源、平臺支撐等數字政府體系全面建成,實現“一年強基、兩年突破、三年創先”的工作目標。
到2035年,全省數字政府體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備,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數字政府基本建成,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形成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數字治理新格局,有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在數字化鄉村治理方面有提出:
加快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采用5G、光纖到戶、衛星通信等先進技術改善鄉村地區網絡信號,積極擴大寬帶網絡用戶群體,加快農村網絡建設,提升寬帶網絡覆蓋。
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能力。建成基層全覆蓋的黨建信息化網絡,提升農村基層黨建信息化水平。加快鄉村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推進城鄉視頻監控連接貫通,暢通群眾監督投訴和問題反饋渠道。
推動數字賦能鄉村振興。以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發展,實現鄉村產業、文化、服務的數字化轉型。加快大數據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應用,升級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系統。構建自然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加快推廣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冷鏈物流大數據中心,推動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產、茶葉和中藥材七大產業鏈數字化轉型。強化農業農村科技創新供給,推動農業裝備智能化,優化農業科技信息服務。
2)在公共服務方面有提出:
大力推行“網上辦、掌上辦”。依托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完善“一企一檔”“一人一檔”系統,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強化數據共享,推動網上政務服務從“一網通辦”邁向“一網好辦”。升級政務服務網,整合全省各類PC(個人電腦)端政務服務應用,豐富主題專區,提升整體智能化水平和精準服務能力。升級“贛服通”平臺,深度整合全省各類移動端應用,全面對接省直有關單位的業務系統,確保服務同質、數據同源,實現相關業務線上線下“一窗受理、全程網辦”。
建設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碼。按照“統籌規劃、標準統一、便利服務、安全可控”的原則,將“贛通碼”升級為全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碼,融合各類常用的利企便民服務。積極探索“多卡合一”“多碼合一”的深化應用,快速打通跨網段、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融合、應用連接,推動社會保障、民政服務、公共就業、教育教學、交通運輸、醫療保障、衛生健康、安居服務、智慧商務、文化旅游等基本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與應用上架,提升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服務能力。
強化AI(人工智能)賦能。在身份認證、在線客服、統一申報、統一受理、行政審批等領域,應用AI等先進技術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豐富智能導辦、智能預審、智能搜索、智能推薦、數據稽核、知識圖譜、數字人、個人畫像、企業畫像、智能客服等創新應用,服務“贛服通”、政務服務網、政務大廳、統一申報、“好差評”、政務知識庫、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等政務應用場景。
升級完善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完善中介服務網上選取、公示、簽約、履約、支付、評價、監管全過程一體化服務功能并延伸至手機端。提高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質量,吸引更多優質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實現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網上中介服務超市“應進盡進”。全面強化“一網選中介”,項目業主使用財政性資金購買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以外且未達到限額標準的中介服務,一律通過網上中介服務超市選取,實現“應進必進”。
升級完善“惠企通”。統一惠企服務入口,完善平臺功能,規范惠企資金使用,優化企業信貸融資機制和政策兌現流程。全面整合企業開辦、企業注銷、政策兌現等服務,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完善企業征信服務功能,豐富“區塊鏈+征信”應用場景,暢通銀企便捷服務渠道,提供產業鏈匹配服務、涉企智能服務,加強政企互動交流,創新“前店后廠”服務模式,統一建設園區通用服務。
3)在政務專網建設方面,有提出:
推進部門專網遷移工作。以部門專網平滑遷移為目標,夯實政務外網支撐能力,統籌協調推進遷網工作,確保各部門專網無縫、安全、快速向政務外網遷移融合,實現全省非涉密政務業務系統一網承載。
推動新技術在政務外網應用。創新網絡接入模式,打造政務外網5G雙域專網,拓展移動辦公用戶和村(社區)便捷安全聯網方式。推進國家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絡江西節點建設,分階段建設覆蓋各設區市的量子保密通信干線,提升全省政務信息化安全防護水平。
4)在智慧化城市治理方面有提出:
完善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建模,完善城市末端感知系統,實現城市空間“一張圖”數字化管理。構建城市動態數字孿生模型庫,促進城市感知、模擬、預測、決策全流程智慧化轉型,支撐“城市大腦”建設。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構建社區智慧服務體系,推進社區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精簡歸并社區數據錄入,建設社區便民服務站,推行“就近辦”“自主辦”“遠程幫辦”和“智能導辦”等服務。
提升市縣一網統管建設水平。在市、縣(區)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基礎上,完善一網統管平臺建設,包括城市運行事件中心、采集中心、分撥中心、處置中心、分析中心,加強城市運行監測、任務精細分撥、事件高效處置在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場景中的整合應用,支撐省域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其他一些涉及到5G等信息技術的內容中:
構建聚焦重點產業的經濟應用體系,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領域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5G(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技術,圍繞產業運行、服務、管理和安全預警等方面應用創新,助力全省產業高質量發展。
強化“數字信訪”體系建設。進一步暢通和規范信訪渠道,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建立智能化、數字化、圖表化的數據分析模型,通過數據自動采集、歸類匯總、統計分析,為在線指揮、在線預警、在線化解、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保障,不斷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科學化水平。